妇产科的毕业论文(实用4篇)

个人学习 12 0

妇产科的毕业论文 第1篇

产妇生孩子是自然过程,但也伴随着各种危急情况,产科医生习惯了“跑着走”,并在诊治过程中与时间“赛跑”。

有一次,柯彩萍遇到一个转院过来的产妇,孕8月了,肚子疼,之前已去过两家医院,一家进行了安胎治疗,治了两天无效后转院,第二家医院怀疑是肠梗阻,还没想好怎么处理,病人病情加重了,发烧、全腹压痛,转到了作为广州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的广医三院产科。

孕晚期的产妇肚子疼?可能的原因太多了,很快,柯彩萍判断,这个产妇很可能是发生了阑尾炎及穿孔,“孕妇跟普通人不一样,子宫增大后,阑尾炎的位置往上往后移位,不在典型的麦氏点位置,压痛点也变得不明显了,没有经验的医生的确容易误诊”,加上孕妇的大网膜被增大的子宫隔开,阑尾发炎后更容易穿孔、化脓。

后续发现,这个孕妇的确是阑尾发炎后穿孔,导致整个腹腔感染。由于炎症已波及到子宫,医生们为她进行了剖宫产和阑尾切除手术,早产的宝宝住进保温箱,宝妈在ICU住了一个星期终于好转。

谁能想到,阑尾炎发生在孕妇身上,成了这样凶险的重症,住了一星期ICU?

对柯彩萍和同事们来说,产科就是这样,“有点像急诊,也像ICU”,孕产妇生病时,症状不那么典型,危急重症总是进展迅速;需要抢救的情况也多,比如孕妇突然的出血,比如胎儿突然的胎心不好,如果产妇发生羊水栓塞,几分钟就会“要命”。

妇产科的毕业论文 第2篇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我院产科共有病区2个,其中一病区床位36张,护士15人,床护比1∶,其中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5人,护士8人;正式护士3人,合同护士12人;本科4人,大专11人;年龄22岁~39岁,工作时间5年以上护士7人,3年~5年2人,3年以下6人;月收治患者120~180例。二病区床位22张,护士9人,床护比1∶,其中护士长1人,主管护师1人,护师3人,护士4人;正式护士2人,合同护士7人;本科2人,大专7人;年龄22岁~36岁,工作时间5年以上护士4人,3年~5年1人,3年以下4人;月收治患者60~100例。

方法

建立绩效考核方案根据“优质护理示范工程”重点内容要求及医院制定的各项质量标准,结合产科具体工作特点制定二级考核指标10项。

实施方法工作量由工作人员每日自行填写,夜间工作量由白班审核,护士长最后审核。质控小组成员按科室要求逐项检查各项护理质量标准并随时记录存在的问题,护士长定期与不定期检查平时护理质量。夜查房及护理部抽查,季度质量检查存在的问题均纳入考核。护士长制定专科调查表并亲自发放记录结果。

分配方案将护士绩效奖金按职称发放40%,其余60%总金额除以全体护士总得分后再与每个护士得分相乘,加上职称发放部分即为每位护士绩效工资总数。另有加分项目:如论文发表、合理化建议、科室有困难时主动加班、表扬信者加2~5分。

2结果

将2011年6月初次考核与2012年6月同期进行比较。2011年6月为对照组,2012年6月为观察组,将月患者满意度,护理质量检查得分进行对比。患者满意率大幅提高,护理质量有较大提升。

3讨论

确保了质量改进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质量管理是一个不断自我完善的过程,“预防为主,持续改进”是管理的精髓。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之一就是评估出质量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持续改进,解决同样的问题重复出现的现象。通过绩效考核的方法对全科护理质量进行全方位的检查与控制,护士的质量意识、问题意识、改进意识有了明显提高,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以定期和不定期以及反复检查、督察的方式,找出了护士工作中易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指导整改。

考核可操作性强,考核面广,能反映大多数护士的工作质量,得到护士的认可

绩效考核质量标准细致,考核涉及范围广,做到了凡有护理操作、质量体现的地方均纳入考核内容,避免了护理管理“死角”的存在。同时,护理绩效考核体现了绝大多数护士的意愿,考核方法公开、透明,考核结果客观、公正,及时反馈,使护士能及时了解自己工作成绩和发现不足,从而有针对性地改进工作和学习方式、方法和态度,从主观上和客观上改变个人平时工作中一些不良习惯,自觉遵守各项操作规程和各项规章制度,规范护理行为。

4结语

总之,产科实施绩效考核以来充分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工作中自我约束力,在工作中能做到互相提醒,互为监督,创造了尊重、充满生气和活力的工作环境,提高了护士的整体素质。提高了护士的主动服务意识,繁忙时段护士自愿加班以保证工作质量,夜间护理质量也得到了显著提高。同时体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公平性、公正性、客观性、持续性,患者对科室的满意度和科室护理质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合理的绩效分配制度,客观公平地实施护理人员的绩效分配,可以提高其工作满意度,稳定护理队伍,提高工作效率,提升护理服务质量。

妇产科的毕业论文 第3篇

【摘要】

目的:分析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和安全管理存在的若干问题,以进一步改进服务环节的护理质量。方法:通过完善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制定妇产科管理标准,并围绕质量管理,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潜在的问题,认真落实护理措施,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消除护理隐患,确保护理安全。结果:由于及时落实整改措施,详细制定了护理工作考核标准,从而能够有效监督,检查,评价环节质量,切实解决护理问题。结论:通过临床实践找出存在的不足,在妇产科护理管理中持续进行质量该进,有效控制不良因素的发生,确保护理质量优质,安全。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质量;患者;安全管理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人们对于医疗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护理质量和安全管理越来越受到患者的重视。妇产科由于孕产妇具有病情变化快,风险大,个性化服务需求多,技术标准要求高等特点,已经成为医疗护理纠纷的高发区[1]。因此,在妇产科护理中如何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患者的安全管理,成为了广受关注的问题。本文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5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效果,现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4年2月-2015年2月收治的100例妇产科住院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50例)和对照组(50例)。年龄为22-32岁,平均年龄为(±)。观察组年龄为22-30岁,对照组年龄为24-32岁。两组在基本资料方面比较,没有统计学意义(P>)。

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服务和传统管理模式,观察组采用优质的护理服务和安全管理模式:提升护理人员护理理念:护理人员在护理中注意护理细节,给每一位患者优质的护理服务避免护理风险。提高护理责任心是安全管理工作中的重点,护理中一切以患者为中心,在完成一般护理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优质的、人性化的护理,增强护患关系。完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护理中要以提高护理质量为目标有效的进行护理,建立相应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约束护理人员,提高护理人员的工作热情,将妇产科护理服务更加专业化、制度化。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心理护理是优质护理和患者安全管理中的重点内容,每一位患者的情况不同,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了解患者的心理变化,及时给予心理疏导,帮助患者消除清理负担。让患者保持积极、开朗的态度接受护理和治疗。减少患者的心理障碍在安全管理中有重要的意义,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提高护理人员综合能力:安全管理中对于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只有掌握了专业知识,提高了护理能力才能避免安全事故的出现。因此要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与时俱进,以患者为护理的中心,让护理人员学会不断地提升自己,端正自己,保证护理的安全与质量。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护理质量考察标准为整体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调查,安全管理模式的应用为例,患者通过填写满意度测评量表来评估临床护理满意度:非常满意:评分≥90分;一般满意:80-89分;不满意:<80分。总满意率=(非常满意例数+一般满意例数)/总例数x100%。

统计学方法

采取统计学软件对上述数据进行汇总并作分析和处理,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值检验,P<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比两组患者对整体护理的满意程度,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妇产科是较为特殊的科室,服务对象是孕产妇,体质均较为特殊,给护理带来一定的风险。因此要提高护理的质量,提升护理人员的综合能力,才能给患者全面的、优质的、安全的护理[2]。提高患者的安全管理,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做好每一项护理工作,确保护理工作顺利的进行。本次研究中通过优质的整体护理和安全的管理模式在最大限度上降低了护理风险,减少了护理缺陷和护患矛盾情况的发生率,护理缺陷的发生率为,低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达到了,证实该方法的有效性。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服务、实施安全管理模式具有显著的效果,保障了护理工作的安全性,同时也提高了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张敏.妇产科护理质量控制与安全管理[J].大家健康(下旬版),2014,(6):206-206,207.

[2]薛小燕.妇产科护理质量管理与安全管理新思路与新方法[J].医学信息,2014,(39):485-485.

妇产科的毕业论文 第4篇

在产科,柯彩萍一次次被生命的诞生所震撼,被新生的喜悦所感染。

虽然同叫“病房”,但在产科医生眼里,住进来的孕产妇并不是“病人”,她们年轻、充满对新生儿的期待,他们的妊娠、生产更多是一种生理过程,大多可以顺利度过,实现“一个人进来、两个人出去”,科室时常充满新生的欢乐。

小部分孕产妇会合并病理因素,成为真正的“病人”,但只要能够早期识别、及时处置,她们也可以恢复得很好。

硬币的反面也不容忽视。产妇只是来生孩子,结果“生”出了危急重症,家属怎样接受、理解这种风险?这对产科医生的沟通能力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很多情况不是医护能控制的,并发症往往无法预料,万一发生了,要让病人和家属能理解、接受,这很关键”。

柯彩萍所在的广医三院产科是广州市重症孕产妇救治中心,平日会接诊许多别的医院处理不了的重症孕产妇,随着临床经验的增长,柯彩萍能够识别、处理的情况越来越多,与病人和家属的沟通也很好,这种成长感和成就感支持着她在这条路上不断地走下去。

“其实和同龄人对比,或者别的专科医生看我们产科,会觉得产科‘又没钱又累’、‘技术含量’也不高,风险又大,我们那一届同年只剩一两个还在做产科,但我觉得长年坚持做一件事,自己会成长、有成就感,能克服越来越多的困难、更多的人需要我,我就有动力继续前行”,柯彩萍说。

去年至今年,柯彩萍参加了省级、国家级的妇幼健康职业技能竞赛,在“危重孕产妇救治”这一赛道,柯彩萍不断练习的“手艺活”、不断提升的临床思维结出了成果,她夺得了省级比赛的一等奖和国家比赛的第一名。

柯彩萍觉得,今年她从“主治”升“副主任”的希望更大了一些。对于自己偏“慢”的职称晋级之路,她看得很开,“现在对医生的要求很高,除了做临床还要做研究、教学,没办法面面俱到,你作为医生,付出了时间跟情感就会有回报,坚持了本心,就很好”。

采写:南都记者 李文 通讯员 白恬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