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怎么选题好写(汇总3篇)

个人学习 8 0

毕业论文怎么选题好写 第1篇

看到这里,你可能会觉得:

王老师,你这是站着说话不腰疼啊!专业人士看了这么多年文献,都还没做出来的优质选题,我怎么可能一下子选出来?

你太小瞧自己了。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你有自己的成长经验,和独特的观察视角。这东西别人当专家再久,也是无法替代你的。面对同样的,甚至是更丰富的信息,若没有你的独特个人体验,专家恐怕也只当是噪声就略过了。而你却可能解析这种信息,甚至是迅速捕捉到机会。

这里我给你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是我从梁宁老师那里听来的。1870 年代,法国的一个妇产科医生,在动物园里,看到了小鸡孵化器。在当时,这样的孵化器并不鲜见。但是别人看到了,也无非是看看而已。可是,因为这个医生有自己独特的工作环境和经验,看到后便立即让他联想到,孵化器这东西既然能够给小鸡提供适宜的生长环境,为什么就不能给人类婴儿使用呢?

于是,他主导合作,弄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婴儿恒温箱。体重过轻的新生儿死亡率,一下子从 66% 降低到 38% ,每一个百分点,都代表了许许多多鲜活的生命。

这个时代,信息不稀缺,数据也到处都是。而能够正常分辨信号与噪声,能够以独特的方式解读信息,成了稀缺的能力。作为研究生,你不应该只把眼光盯在文献纸面上。因为这种单一维度的比拼,你大概率是赢不了早入场的人。再说了,再好的食物,别人咀嚼过,也就没有滋味了。

你得懂得如何充分运用自己的成长路径和观察角度,通过扩展知识面的宽度,来提升自己对于信息的解读能力与敏感性。构建自己的多维度竞争力,用综合实力和合作能力,来达成竞争优势。

千万不要武断地判定,那些发生在你专业领域之外的进展和突破,与自己无关。我虽然教的是图书情报学科,但曾经给自己的研究生,布置过一个历史、经济和哲学书目组成的单子,希望他们能够从这些看起来与专业无关的「闲书」里面去汲取养分。更有进取性的说法,是希望他们能够做到「跨界打劫」。

毕业论文怎么选题好写 第2篇

明确了读者之后,我们来看看论文该怎样满足读者的需求。

我一直借用各种机会和学生强调,写论文最重要的,绝不是格式、图表、数据,甚至是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数学公式……评判论文价值的尺度,是认知差

什么是认知差?读者阅读你的论文前后,对于你所要探讨的问题,认知需要发生变化,你的论文才算是有用的。这种变化,就是认知差。它可以是对读者原有的认知增加删除或者修改

先说增加。假如读者不了解劳动环境的变化,对于车间生产效率的影响。那么有人做了一个实验,采用不同光照条件,看工人的生产效率。结果发现增强光照条件可以提升工人劳动效率。这是对读者原有认知的补充和增加,因此就具备了认知差。

再说删除。别人做了上述实验之后,发表在期刊上,受到广大读者的追捧。一时间,所有工厂几乎都选择了提高照明亮度,以便让工人生产效率提升。但是你觉得,事情好像不是这样的。于是你也设计了一个实验,通过对比,你发现先调高光照,再降低以后,并未导致工人的劳动效率同步变化。于是你也发了一篇文章,讲述自己实验的结果。你证据确凿、论证清晰,于是原先相信「光照强度影响劳动效率」的读者,就从头脑中删除了这个关联。

最后说修改。假如你不仅发现了光照并不是影响劳动效率的决定性原因,而且还恰当地指出了实验场景中,工人所在的社会网络才是劳动效率改变的关键因素,并且对你的假设加以了验证,那你就是在修改读者的认知。

如果上述三种功能,你都做不到。那么你的论文,就无法对读者的认知结构发生改变。

也就是说,你写和不写,没什么区别。你看很多论文稿件,做得非常像模像样,数据翔实、统计图表完整、论述逻辑清晰……但是,审稿人往往只对着结果,问一句话:

So what?

翻译成中文,就是:

那又怎样?

然后?就拒稿了呗。

一篇文章,形式上再完善,如果对于读者的认知毫无影响,便没有意义。而搞研究、写论文是需要花成本的,没有意义的选题,自然就不应该被通过

毕业论文怎么选题好写 第3篇

实际上,你此时和导师之间的紧张关系,源于一些共同假设缺失,造成的误解

我来给你说说,此时导师是怎么想的:

你看,他的愤怒,是有原因的。后文我会告诉你,他期待你做哪些工作,以及为什么你没法跳过这些工作。

按下导师这边不表,我再来给你说说,你的错误在哪里:

首先,你把论文当成了作文。这也不全怪你。因为你这么多年受过的有效训练,估计也就是写作文了。从小学低年级开始写,一直写到高考。当然了,之后整个儿本科阶段都缺乏作文训练,导致水平比高中还有所退步。

在你看来,只要自己有话可说,能凑足字数,不就好了吗?虽说高考作文 800 字,硕士论文 30000 字。但是 800 字 40 分钟能搞定话,算起来这 30000 字也无非是多赶几个通宵的事儿。至多,不过是再用传说中的神器 SPSS 做几张图表贴上去。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你所差的,无非就是过导师审定题目这一关。

老师你干嘛要刁难我?显得你有学问吗?

但是论文,它真的不是作文。写作文如同写日记,至少你还算写给自己看了。别人爱不爱看,你管不着。但是论文不行,论文一定是写给别人看的。而且这个「别人」,还真不是随便什么人都作数。后文我仔细说给你听。

你觉得自己能七拼八凑,把字数弄足,就觉得这个题目可选。这是拿着盖鸡窝的经验,试图去盖大楼,根本就不是一个路数。导师及时把你拦下来,真的是为了你好。

其次,你没有搞懂怎么验证选题。在你看来,选题是否合适,你作为新手,自己是没有任何办法可以检验的。所以你和导师的合作关系,是你提出题目,导师来验证题目。

错了!

在导师看来,你应该做的是:

他默认你通过本科和研究生第一年的训练,已经默知默会了验证选题的方法。而导师该做的,是检验你的验证过程是否合理。所以,你根本就没有做完该做的事儿,只交了个半成品。因而在导师的眼里,只能说明你想偷懒。

第三,你没有学会如何跟导师沟通。人与人之间的合作,是需要有效沟通作为基础的。这就需要你明白,对方的信息需求是什么。

作为导师来说,他希望看到你通过自己合理方法与步骤,选择并且验证一个合适的题目,作为下面他进一步指导和改进的基础。这时候,如果对方的需求没有满足,你应该仔细询问和倾听对方的意见。这样,上面的许多潜在误会,也就可以逐步化解和解决。

可是如果你脑子里面只是坚持自己的那些预设,根本没有找导师要反馈,甚至是导师把意见明确传递给你,你还要全部选择忽略,继续我行我素,那你们沟通的结果自然会很糟糕。

针对上述容易形成的误解和困局,我给你写了这篇文章。希望它能够帮助你和导师之间建立有效的选题沟通渠道,让你的科研工作进展更加顺利。

咱们开始吧。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