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精选7篇)

个人学习 10 0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第1篇

1、学院成立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工作领导小组,全面负责毕业设计(论文)工作,组成如下:

组 长:王 进

副组长:王 威

成 员:张建明、夏卓群、陈曦(大)、李文军、曹 敦、廖年冬、邓泽林、金 帅

2、组织具有毕业设计(论文)指导资格的教师或校外专家收集并提出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助教和没有指导过毕业设计的教师不能单独申报),也可选择来自学生在课外科学活动、工程(社会)实践中的自选课题,或国家、省、校三级创新性实验项目课题,学生自选课题必须经指导教师审定,由指导教师按审题程序申报。学院应尽可能地安排有科研、工程、实践教学背景和丰富经验的高级职称教师和校外专家指导毕业设计(论文),使我院毕业设计(论文)质量在学术水平和应用价值方面能够得到有效提升。

3、指导教师组成

承担过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指导工作的专业教师。

4、指导学生人数分配由各系安排。

5、各专业系根据专业培养目标和选题原则制订选题细则,确定审题组成员,落实审题程序,制订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与审题工作计划。要求每题过两道审查关,即专业系审查关和学院审查关,鼓励各专业系聘请企业专家参与审题工作。

6、审题专家:

学院成立2021届毕业设计(论文)审题小组,全面负责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题目审题。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第2篇

1.选题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达到综合训练的基本要求。工科专业要结合本专业的工程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工程意识、协作精神以及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使学生在从事工程设计时能够考虑经济、环境、法律、伦理等各种制约因素。题目避免大而空,难度适中,工作量合理,使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经过努力在规定的时间内可以完成。

2.来自生产、科研、社会实践课题的比例应大于80%,工科专业以设计类课题为主,其比例应大于70%。鼓励与校外企、事业单位合作提出课题,共同指导毕业设计(论文)。工程教育认证(评估)专业应满足认证(评估)专业的要求。

3.学生在实验、实习、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中完成毕业设计(论文)比例应大于50%。

4.坚持一人一题。对于工作量大的课题,可组织数名学生协同攻关、分工设计(研究),但须明确一人一子课题,或用副标题区别。子课题应立足于大课题,分别展开。明确每个学生需独立完成且满足教学基本要求,工作任务能保证学生受到全面综合训练。

5.要求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课题数目不低于参加毕业设计(论文)学生人数的倍。

6.各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或内容更新率应大于90%,若选择老题,必须做到“老题新做”,要有新的内容和新的要求。

7、由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上的差异,校本部与城南学院学生毕业设计(论文)选题不能使用内容和要求相同的题目。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第3篇

2大赛的特色打造

实事求是地说,目前国内面向大学生的学科专业知识技能竞赛有160余种类,国外计算机知识技能竞赛也有很多,其中以“ACM/ICPC程序设计竞赛”最为著名,为了阐述我们的创意和特色,有必要对典型赛事进行分析。

程序设计竞赛剖析

ACM/ICPC竞赛要求学生以团队的形式代表学校参赛,每队由3名队员组成,每位队员必须是入校5年内的在校学生,最多可以参加2次全球总决赛和5次区域选拔赛。比赛期间,每队仅有1台电脑,需要在5个小时内使用C、C++、Pascal或Java中的一种语言编写程序解决8或10个问题(通常区域选拔赛设8题,全球总决赛设10题)。程序完成之后提交裁判运行,运行的结果会被判定为“正确”或“错误”并及时通知参赛队。有趣的是,每队在正确完成一题后,组织者将在其位置上升起一只代表该题颜色的气球。最后的获胜者为正确解答题目最多且总用时最少的队伍。每道试题计时将从竞赛开始到试题解答被判定为正确为止,其间每一次提交运行结果被判“错误”将被加罚20分钟时间,未正确解答的试题不计时。例如:A、B两队都正确完成两道题目,其中A队提交这两题的时间分别是比赛开始后1小时和2小时45分钟,B队为1小时20分钟和2小时10分钟,但B队有一题提交了2次。这样A队的总用时为3小时45分钟而B队为3小时50分钟,所以A队因总用时少而获胜。与其他计算机程序竞赛(如国际信息学奥林匹克,IOI)相比,ACM/ICPC竞赛的特点在于其题量大,每队需要5小时内完成8道题目甚至更多。另外,一支队伍3名队员却只有1台电脑,使可用时间显得更为紧张。因此除了扎实的专业水平、娴熟的程序语言能力、高效正确的算法推演外,良好的团队协作和稳定的心理素质同样是获胜的关键。一个问题曾经困扰笔者多年:在ACM/ICPC竞赛中,为什么公认的世界计算机技术教学科研名校,如MIT、StanfordUniversity、UCBerkeley、CMU等,表现不如中国和俄罗斯的高校?根据多年的跟踪和对其赛事的分析,笔者认为:在美国乃至整个北美,总的大学教育理念是培育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从事开创性工作的能力,其整体教育体系是不赞成学生做大量重复性工作的。美国更注重培养学生研究性学习和集成性创新的能力,ACM/ICPC竞赛虽然提倡创造,但归根结底强调的是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原始创新创意、持续学习和创新的能力却无从体现。可以说ACM/ICPC竞赛虽然要求很高,但它仍然属于单项知识技能的竞赛,它对学生的要求和训练仍然不够全面。这大概就是为什么美国学生在参加此类竞赛中成绩乏善可陈却又持续产生了大量顶级计算机科学家和工程师的原因吧!

大赛的特点

大赛的意义

大赛设置的考试、陈述、调试、演示、审查、答辩等环节,尤其注重对以下3个方面的能力培养:(1)对学生项目能力的培养与检验。把项目实践作为专业和职业衔接的要点具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专业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学生成为合格的职业实践者,而参赛作品开发项目要求在特定的资源约束下实现特定的构思,使学生具有身临其境的职场体验;其二,专业教育的过程是使学生把学到的内容应用于职业实践,因此,专业教育不仅要求学生对技术基础知识有更深刻的理解,更需要创造必要的环境和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职业实践并且学习其中的思维、能力和行为,而参赛作品开发项目从多个方面为这样的衔接提供了保障。(2)大赛对学生综合应用能力的培养与检验。我们认为,中国大学的计算机教育所面临的挑战不仅仅是简单的加强基础、拓宽口径或增强单项实践能力的问题,它是教育的发展与科学、技术、工业工程实践和文化素质发展不协调所带来的问题,同时它还面临社会信息化与经济国际化的问题。因此,计算机知识教育的改革需要整体考虑,探索一体化的能力提升和扩充方案,而以项目竞赛促进教学改革必然是一个可行的途径。(3)大赛对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与检验。建构主义认知观认为:应该使外在客观的知识结构通过学生积极主动地运用与重组而内化为认知结构。因此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同时包含两方面:对新信息的意义建构和对原有经验的改造与重组。大赛参赛指南要求学生以命题或创意为引导,以作品研发、运行、维护和废弃的全生命周期为背景环境,建立相互支撑和有机联系的知识体系,让学生主动地学习和实践知识,这无疑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此外,大赛还有利于创新创造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等众多能力的培养与检验。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第4篇

1、基于计算机视觉的棉花生长监测自主导航车辆研究

2、基于计算机视觉的高速机器人芒果分选系统设计

3、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玉米叶绿素含量检测研究

4、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玉米籽粒形态测量与研究

5、计算机视觉系统下缺素番茄叶片彩色图像研究

6、农业机器人切削过程仿真分析--基于计算机辅助设计

7、基于计算机视觉信息处理技术的苹果自动分级研究

8、计算机视觉信息处理技术在苹果自动分级中的应用

9、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育肥猪体重分析研究

10、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中影响软件质量的因素探讨

11、计算机信息安全和防范对策探讨

12、基于计算机视觉技术的向日葵种子分选系统设计

13、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及其防护对策探讨

14、计算机网络防御策略求精关键技术探究

15、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应对措施

16、我国计算机通信技术现状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17、计算机病毒的安全防御分析

18、提高计算机通信网络可靠性的分析与研究

19、关于建设安全计算机局域网网络分析

20、论高校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的提升

21、计算机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及其防范措施

22、计算机控制类课程自主学习的平台关键技术研究

23、计算机过程控制系统在锌冶炼系统的应用

24、提高计算机信息管理能力的方法分析

25、计算机医院病案图像管理与统计系统研究

26、探析计算机数字图像处理技术

27、基于人机工程学的老年计算机键盘设计研究

28、浅析计算机病毒及防范措施

29、计算机数据库安全管理现状分析及改良研究

30、计算机绘图课程移动学习资源的设计与实践

31、高铁计算机联锁仿真培训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32、计算机应用的现状与计算机的发展趋势

33、试析计算机管理系统的安全防控策略

34、分析计算机软件数据接口

35、浅谈计算机数据库的安全管理策略

36、探析计算机网络通信系统的风险应对

37、基于计算机视觉的稻谷霉变程度检测

38、计算机软件保护方法的探讨

39、计算机中央处理器的研究

40、计算机数据库入侵检测技术

41、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的关键技术

42、基于工作过程的计算机应用和维护开发探讨

43、计算机辅助设计3D打印技术在复杂跟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

44、浅谈计算机教学改革措施

45、探究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与防护策略

46、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安全问题的分析与对策

47、计算机模拟大脑与功能性计算策略

48、计算机软件开发设计的难点分析

49、计算机信息数据的安全与加密技术

50、基于C语言的计算机编程技术分析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第5篇

1、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漏洞扫描技术的应用研究

2、关于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工作的维护策略分析

3、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范措施

4、计算机网络安全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5、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

6、计算机网络安全与防护

7、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探析

8、对于计算机网络安全防范措施的探讨

9、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10、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11、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加密技术的应用研究

12、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研究

13、新网络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思考

14、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15、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与防御技术探讨

16、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的影响因素及相关防范措施

17、计算机网络安全与技术的现状与未来发展

18、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管理及维护探讨

19、局域网环境下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技术应用研究

20、计算机网络安全中数据安全加密技术的应用研究

21、网络型病毒分析与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构建

22、高校计算机网络安全威胁与防范措施分析

23、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防护管理的方法分析

24、探讨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效果

25、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完善对策探究

26、云计算环境中的计算机网络安全

27、基于大数据时代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应用研究

28、基于防火墙技术的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研究

29、福利彩票管理中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30、虚拟网络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中的应用

31、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研究

32、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及其防护

33、基于云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34、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

35、云计算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问题分析

36、试谈大数据时代的计算机网络安全及防范措施

37、探讨医院计算机网络安全管理

38、基于神经网络的复杂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及应用研究

39、云计算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安全存储中的应用

40、网络安全专业计算机网络安全课程设计与思考

41、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及管理措施

42、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与防御技术

43、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在网络安全维护中的应用

44、计算机网络安全隐患与防范措施

45、计算机网络安全病毒防御中的数据挖掘技术应用

46、我国计算机网络安全分析

47、计算机网络安全的主要隐患及管理措施分析

48、基于云计算环境下的计算机网络安全研究

49、神经网络在计算机网络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50、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及其完善对策探究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第6篇

通信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是通信工程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中重要的教学实践环节,其目标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通信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意识、团队合作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建立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工作作风。

毕业设计通过解决通信复杂工程问题的实践过程,使学生能够在考虑社会、健康、安全、法律、文化以及环境等因素的前提下,综合自然科学、工程科学以及通信工程的专业知识,针对通信复杂工程问题进行识别、表达并通过文献研究寻求合适的解决方案,分析解决方案获得有效结论,创新性改进方案,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手段和计算机软硬件工具进行系统或硬件开发,以书面文档和口头陈述的形式清晰地进行沟通与交流,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毕业设计目标与毕业要求关系如表1所示。

表1 《毕业设计(论文)(通信工程)》目标—毕业要求关系表

计算机毕业论文选题 第7篇

1、指导教师要指导学生,深入社会,深入生产实践,深入经济建设主战场,通过实习调研,积累第一手资料。

2、各系要加强学生的学术道德和学风建设和宣传,营造学术诚信氛围,并告知学生在毕业设计(论文)过程中抄袭、伪造、篡改、代写、买卖毕业论文等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同时加大对毕业设计(论文)质量的监控力度,学校对本科生毕业论文进行学术不端行为检测。检测认定有抄袭行为或严重抄袭行为的,学校将根据教育部《学位论文作假行为处理办法》(〔2012〕第34号)及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计算机与通信工程学院教务办

2020年月10月26日

附件1:

抱歉,评论功能暂时关闭!